环保之家讯:粉状物理法活性炭---表1(采用美国或欧洲标准)
糖浆系数:2.5,3.0;
碘值(mg/g,min):600-1100(选择);
铁盐(%,max):0.05;
氯化物(%,max):0.05;
灰分(%,max):3-12(选择);
水分(%,max):5-10(选择);
PH:8-11;
粒度(mesh):-200,90%;
包装(kg):20/500;
有关指标可依据用户使用需要调整;
化学法粉状活性炭(磷酸法,氯化锌法可选)
型号:G-A、PGA、SC-GA、LA、LA2、TLA;
糖浆系数:0.9-1.0 0.6-0.8 0.8-1.0 1.0;
焦糖脱色(%,min):95-100(选择);
亚甲基兰(ml/g,0.12%):200-270(选择);
碘值(mg/g,min):1000-1400(选择);
铁盐(%,max):0.05-0.1(选择);
氯化物(%,max):0.05-0.2(选择);
灰分(%,max):2-7(选择);
水分(%,max):5-10(选择);
PH:3-5;
粒度(mesh):-200,90%;
包装(kg):20\400;
有关指标可依据用户使用需;
产品优点:
1.木质物理法粉状活性炭:
严格筛选高品质的木质原料,采用水蒸气法赋活。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迅速的显著特征。主要用于水处理及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产品的精制、脱色、脱臭。
2.化学法粉状炭:
严格筛选高品质的木质原料,采用化学法赋活。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迅速的显著特征。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产品的精制、脱色、脱臭。
主要特点:
参考单价:6000-8000元/吨;
认可标准:GBJISASTM;
粉末状活性炭强化SBR法处理有机化工废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简称SBR,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的反应机制以及污染物质的去除处理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力强和具有除磷、脱氮能力等优点。但由于SBR工艺的间歇周期运行,反应器中DO、有机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变化,处于这种周期性变化环境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机理、反应动力学以及工程应用中的设计、控制等更加复杂。粉末炭-活性污泥法(PAC)是对于现有SBR工艺是一种简单易行、灵活高效的改进方法。PAC法是在现有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投入粉末炭,以提高处理能力。因微生物分泌的酶被富集到活性炭表面,从而有效地使有机物氧化分解,一些降解速度慢的溶解性有机物由于被活性炭所吸附,延长了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因而不致穿透出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有机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动幅度较大,经常含有毒害性物质,采用常规SBR工艺容易出现污泥膨胀。李玉华,任刚在对PAC(粉末活性炭)的吸附特性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粉末活性炭强化的SBR工艺对原有SBR工艺进行强化,通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9012%~9815%,BOD5去除率达9118%~9814%,NH3-N去除率达8314%~9418%,各项处理效果均优于SBR工艺。通过对比PAC-SBR工艺对CODcr、BOD5去除效果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微生物与PAC存在相互加强的关系是PAC-SBR工艺对有机物去除的改善作用机理。此外污泥性能得到改善,有效避免了污泥膨胀、泡沫等异常现象的发生,因此对于现有的SBR工艺是一种简单易行、灵活高效的改进方法。
木质粉状活性炭的种类:
木炭产品主要分为白炭、黑炭、活性炭、机制炭等四大类,下面对四个种类炭做简单的基础知识介绍:
按烧木炭的原料树种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硬阔叶材,如水青冈、桦、麻栎、苦槠、榆、槭等;第二类为软阔叶材,如杨、椴、柳等;第三类为针叶材,如马尾松、红松、云杉等。
按成材与不成材可分为:第一类不成材林主要用于民间烧炭用,即薪炭材;第二类成材林主要用于工业、民用木材加工,既薪材林。
炭窑简单介绍:窑的形式、构造很多,如浙江窑、鲤鱼窑、木瓢窑、湖南木窑和四川木窑、速度较快的铁窑、机窑等等。通常以闷窑熄火的方法叫做窑内熄火法,所得到的炭称为“黑炭”。当木材在窑内炭化完毕时,趁热从窑内扒出,然后用湿沙土熄火的方法,称为窑外熄火法。在熄火过程中,木炭与空气接触而进行煅烧,炭的外部被氧化,生成的白色灰附在木炭上,称为“白炭”。白炭比黑炭坚硬。但白炭和黑炭的原料也有所不同。
粉末活性炭在给水处理中的使用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自从美国首次使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氯酚产生的嗅味以后,活性炭成为给水处理中去除色、嗅、味和有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外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作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三氯苯酚、二氯苯酚、农药中所含有机物,三卤甲烷及前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三氯醋酸、二氯醋酸和二卤乙腈等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对色、嗅、味的去除效果已得到公认。
粉末活性炭在欧、美、日等国应用很普遍,美国80年代初期每年在给水处理中所用粉末活性炭约2.5万t,且有逐年增加趋势。我国60年代末期开始注意污染水源的除嗅、除味问题。粉末活性炭在上海、哈尔滨、合肥、广州都曾试用过。近年来,我国对粉末活性炭的研究和应用逐渐重视,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不少实用性成果。
粉末活性炭应用的主要特点是设备投资省,价格便宜,吸附速度快,对短期及突发性水质污染适应能力强。
工程应用中应解决的问题:
(1)应用中粉尘飞扬的污染问题。在自来水厂应用中,由于粉末活性炭在诸多环节如装卸、拆包、配制、投加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容易引起粉尘飞扬,造成工作环境恶劣,操作人员抵触情绪较强,也成为制约粉末活性炭技术应用的一个关键的、实质性的问题。
根据资料报道,有些自来水厂采用负压配制投加方式进行粉末活性炭投加。该方式已经基本解决了粉尘污染的问题,但仍难以避免粉末活性炭(20kg/袋)在搬运、拆包过程中造成的粉尘飞扬以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特别是处理能力大于10万m3/d的自来水厂,每小时的粉末活性炭用量一般在60kg左右(以投加量15mg/L计算)。
(2)应用中精确制备和定量投加粉末活性炭的问题。为稳定粉末活性炭吸附除污染的效果,应在一定范围内尽量保证投加计量的准确,这不仅关系到处理效果,也与制水成本密切相关。根据合适的参数建造的整个粉末活性炭储存、配制、投加设备或系统必须能很好地防止在各个环节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如在输送投加过程中的堵塞问题,会造成流量不稳定,从而影响除污染的效果。
(3)设备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为进一步降低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的操作强度,如何实现自动化操作、与水厂原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相配以及如何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自动追踪调整,以满足稳定出水水质的目的,这也是制约该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
(4)投资、成本控制。粉末活性炭技术的应用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投资以及成本的控制,为满足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主要是CODMn<3mg/L,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mg/L),大多数水司均面临技术改造的问题。对大多数水司而言,水质污染一般是间断性或突发性的,常规工艺在大多数时间是能够满足新的规范要求的,因此粉末活性炭技术是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技术,其投资相对较省,成本较低、投用灵活。
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