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自来水中的余氯一直是不少居住在城市之中的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自来水中的余氯怎么来的?余氯有危害吗?如何解决自来水余氯的问题?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
自来水余氯危害大吗?如何去除自来水的余氯(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中氯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最简单概括,水中余氯的来源是水污染所导致。
由于微生物污染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自然界的水天然含有各种细菌,再经过管道系统传送到家家户户,如不进行灭菌处理的话,就成了“细菌培养液”,即使再把它们加热灭菌,对经产生的毒素也往往无能为力。所以,在源头就进行灭菌处理,并在自来水系统中保持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就成了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最常用的灭菌手段是加氯
通常,把氯气或者二氧化氯通入水中,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它们具有超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杀灭多种细菌。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次氯酸根,都不稳定。在光照、加热等条件下,会进一步转化成盐酸、氯酸,也会形成少量的其他含氯化合物。
在自来水中会留下很少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来实现对细菌的抑制。换句话说,自来水中需要一定的“余氯”存在才能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
水中余氯 有多大影响?
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探索过多种杀灭饮用水中的微生物的方式。任何一种方式,都会带来杀菌之外的后果――各种各样的“灭菌副产物”。2007年,《突变研究》(Mutation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总结了过去30年中各种饮用水杀菌方式所产生的副产物,总共有85种,尽管如此,WHO等机构认为这些灭菌副产物带来的“可能风险”比不灭菌导致的“真实风险”要低几个数量级。
氯气或者二氧化氯是自来水杀菌的方案中经济高效的一种。尽管不如臭氧那么“高级”,但效率与成本的优势使得它依然在世界许多地方广泛使用,对它的安全性也就有了比较多的研究。
既然能杀菌 自然会有一定的毒性
有少数几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似乎高氯自来水可能对健康有一定影响。比如在一篇1933年的文献中,提到了长期饮用氯处理的水可能引发哮喘。而在1984年的一篇文献中,提到了氯及次氯酸增加皮炎的风险。而在1987和1990年的两篇文献中,还分别提到了高氯饮用水可能跟胆固醇和膀胱癌有一定关系。
也有有专家提醒:水中的氯,在加热以后会变成三卤甲烷,存在水蒸气里面,大量吸入可能会罹患膀胱癌,甚至让孕妇面临流产风险。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安装一台净水器,家用净水器不仅可以截留水污染带来的病毒、细菌,还可以滤除水中余氯,保障家人的饮水安全。
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